2019年7月15日 星期一

[Anan原創文章] 經驗分享的進階引導-概念的學習

經驗分享的進階引導-概念的學習

兒子在小時候,經驗分享是超級弱的一環,從來沒有指向一些東西和我們分享的動機,到能運用一些語言時,也只是功能性語言,例如要吃餅乾,要出門玩等等,令我們對他這方面的發展近乎絕望。

但當我學習了 RDI 之後,對怎樣培養孩子經驗分享的能力開始明白了,在生活中大量描述他的心情和想法,在日常生活以照片和影片捕捉一些帶有情緒的時刻(開心不開心也有),他的說話開始變化了,帶感情,有人味,在我來說,已是一個奇蹟。

不過我們是“永遠向前,永不停步”,絕對是“得一想二”的(笑!), 當進步到這裡,除了持續以上非常有成果的做法外,現在我們更加上描述自己的心情和想法,並引入“概念”的學習,和建立自我的部份。

要知道,對一個靜態和非黑即白的大腦,要掌握“概念”一點也不容易,因為有主觀的成份,也有相對的部份。對於靜態的大腦,永恆不變的事實,例如"一”就是”一”, 不會唸做“二”, “太陽從東邊升起”, 這些對於他們來說,不會錯,永遠對,容易掌握。

但對於情感、變化、因人而異、因情境轉變的東西,靜態的大腦感到很難掌握!所以我們發現許多沒有學習過RDI家庭的孩子,雖然學業成績可以很不錯甚至很出色,在這些部份上明顯見到自閉症的影響,與人交往溝通往往遇到不少困難。所以,RDI針對發展孩子的動態思維,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動態思維,去理解多變的人和事,才有了基礎。

坊間的某一些用靜態方式來所謂教導“概念”,其實也只是死記硬背而已,很多時讓孩子的表達變得更奇怪。例如,用“打招呼就是有禮貌”為例,若我們不停強調,自閉症的靜態大腦就很容易把這句說話記憶成“事實”或“規則”, 若在教導過程中更加入獎罰的話,成果就更差,有些孩子就變成“判官”,強制自己任何時候都要打招呼,並,去檢查週圍的人有沒有打招呼,也會直接說人家“沒禮貌”(天啊!其實誰才更沒禮貌呢?暈!),這都是因為靜態的自閉大腦,加上靜態死記硬背的教法導致的後果。我見過不少家長因而十分頭痛,甚至因此責備孩子,孩子真的很無辜,又委屈,因為,這樣教他們的,正正是父母和老師啊!孩子只是把學到的東西應用出來而已!所以不少孩子長大後心情都很差,也感到很混亂。以前師長家長因為他們這樣照板煮碗的用出來,又讚美又獎勵的。現在他們是相同的做法,却得到怪責批評,靜態自閉的大腦,更混亂了!

所以動態思維和經驗分享的基礎 (包括在溝通中大量加入主觀的,人性化的分享)是極為重要的基礎,也需要家庭認真系統化地學習RDI, 不能一蹴而就!若大家想只學一點表面就去應用,而得不到效果,然後就認為RDI不適用,這是非常可惜的。因為RDI在我看來既博大精深,但却也是人性化和可被所有家長理解和應用的方法。

其實,我們一般發展的人們,要理解概念也不是一朝一夕,更不是背誦得來的。我們是從日常生活經驗中累積,也從故事中(包括書本、電視節目、卡通片、劇集等等)學會。例如,什麼叫孝順,可以從廿四孝故事中學習,也可從劇集中兒女對父母所言所行,並日常生活接觸自己或親人的家庭,又或聽來的事中,學到孝順的概念。而學到了後,更會形成自己的一套看法,甚至更會隨著經驗見識增長而有所變化。其實對受自閉症影響的孩子,若他們已有了一定基礎,我們也可循著這思路讓孩子累積經驗。過程中,一定要謹記撘建脚手架的概念,即是要找到孩子現在的能力點,只快一步去引導他學習,否則欲速不達,令孩子抗拒學習的話就得不償失了。

現在,兒子已開始累積了一定的知識,對人初步產生了一點興趣,近幾個月更開始看動畫片和劇集!這就是不錯的時機,多去加入概念的學習。我們先從他自身的經驗開始,比較貼身也容易理解。例如,爸爸累了,兒子煮飯給爸爸吃,我可以描述他,哇,我覺得你很孝順,為了讓爸爸休息,煮飯給爸爸吃。我們可以用咭片寫下文字,記錄這件事情,也可以加上照片或影片,目的是讓孩子的情節記憶更深刻。然後,我們可以擴展到其他人,例如我們作為爸媽如何對待自己父母。另外,也可從孩子看過的故事中找例子。之後,更可加入反面教材。

到累積到一定數量,我們更可以找一些灰色,沒有特定對錯的例子來討論,例如,若父母有暴力傾向,子女與父母保持一定距離,又是否不孝順呢?這些可成為辯論題目的話題,正反都可有不同的理由!當然,若已能進階到這個部份,這個大腦已經發展得很動態也很有智慧了!

順帶一提,上述把孩子所言所行捕捉,然後加以形容,如孝順,體貼,關心別人,有創意等等,除了是引導孩子學習概念以外,更深層的意義是建立孩子的自我身份認同 (Self Identity)。擁有正面的自我身份認同的孩子,會更自信,更樂觀,更快樂,抗逆力更強。並且因為上述的建立過程,不是空泛的讚美,而是建基於孩子真正做過的事上,把這些個人故事收集並放在情節記憶中,就是形成孩子人格的重要資源。希望未來有更多篇幅和大家分享這部份的見解!收筆在此,希望這短短的分享,給大家帶來一些思考,一點啟發。謝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