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9日 星期四

[雅恩教育分享文章]家庭干預中如何設計和選擇活動

家庭干預中如何設計和選擇活動

美國RDI認證諮詢顧問 錦軒媽媽

      在家庭干預中,對我們家長而言最困難的一項就是如何選擇活動。一方面或許因為長期的治療干預,讓父母很自然聯想到做活動即是做治療活動,如肌肉身體活動訓練, 物理治療,語言訓練,遊戲訓練,家務訓練。二來父母對於已有自身障礙的孩子要進行一些看似困難,多思考的活動都顯得害怕及顧慮。

       這裡我們的活動指的是以每天孩子及家人,尤其是我們父母作為引導者的生活活動為主。

       例如孩子每天吃飯,穿衣,梳洗,做功課,收拾書包,玩玩具,吃點心,遊戲,走路這些都可以納入活動的考量。

       媽媽們通常需要煮食,衣物處理,收拾雜物/玩具,購物,抹桌子,洗碗碟,烘培搞掂,準備碗筷/食物。而爸爸們或有洗車子,還燈泡,處理電器,替換電池,玩球,剪草,澆花,手作,其它嗜好等。當然,先今多數不再分別爸爸或媽媽的責任,父母也相互交換許多任務或活動。

       在如此多的活動裡很難想像爸媽們找不著要做什麼活動。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多半是我們的父母對孩子的能力限制,家長們希望孩子快速完成活動(達成目標),而孩子們常在活動裡出狀況,發脾氣,神遊讓父母覺得喪氣懊惱,繼而不想再麻煩。

以下幾點是在選擇家庭引導活動時值得考量的:

1)孩子和家長時間是否恰當。

       雖然說家庭引導活動以融入生活為主,但在繁忙的時間如上班上課出門前堅持訓練孩子自己穿鞋,換洗或整理書包,不只讓孩子手忙腳亂,達不到動態引導所需的思維連接,也讓家長不耐煩進而發號施令或憤怒,而破壞了親子關係。除非有充裕時間或孩子已達到一些指標,不然在緊急時刻,還是不要執著於融入活動。

2)時間恰當之餘,也必須考慮孩子與家長是否在“心態”上是否準備好。

       例如孩子正懊惱著被你拒絕去公園,或一輪功課下來馬上又建議來做活動。除非一些非常特定的孩子就是無所謂,或者有些引導經驗非常豐富的父母有能力將活動的本質隱形,不然一連串的活動基本是孩子發作的導火線。即使不是在活動前或進行中,也可能在活動後或一天結束前的奇怪時段。不只孩子,父母心態也需準備。如果父母剛剛吵嘴卻硬做活動,自身心態還未平復,可能無形中把負能量帶給孩子。

3)孩子的興趣,限制和能力。

       孩子如果對火車非常著迷,家長卻嘗試利用火車玩具來做帶領,通常發生孩子無法被帶領的窘境。當然,隨著孩子減少執著,我們還是希望能在任何環境下帶領孩子。但初期不太建議的。

       在提供階段性的幫助(scaffolding,搭建腳手架)下,家長通常是可以以任何活動執行的,當然角色分配及負責任務必須周詳適當,但有些孩子在能力上真的無法普及,如帶領一個弱小的3歲孩子提一缸水,或讓太小而又有小肌肉能力問題的孩子扣鈕釦,或擁有極度感官敏感的孩子第一次就做洗水果。
       另外,如果孩子已經非常純熟這樣事,如玩樂高積木/拼拼圖,那也儘量避免以此作為帶領活動。

4)活動的長短。

       一開始,我建議家長,尤其是極度焦慮孩子的家長控制活動在10分鐘以下(一天可進行幾項活動)。與其過短也不要過長。因為一開始以過長的活動來帶領孩子,即使孩子配合,卻可能造成心裡的假設,每次一說“XX,我們一起來。。。”孩子就認為活動將很長而逐漸顯得抗拒,或在中斷時表現情緒。一些被壓抑或聽話的孩子,不會馬上發作,卻常常會在活動裡出現“脫殼”,或出現自我刺激的表現。此外,對於新手家長們本來1分鐘的洗菜卻被拖了40分鐘還沒完成,也是心裡壓力和煩躁的。不只孩子需要調整期,其實家長更是。慢下來是需要訓練的。

5)如何製造活動重點。

        一個沒有目標的活動,不僅讓孩子無法創造美好或“有意義的記憶”(Episodic memory), 也讓家長沒有目的,不知自己在幹嘛。
        在一個活動裡,其實隱藏了許多小活動。例如:擦桌子包括(1)將抹布弄溼,(2)扭乾,(3)抹桌子,(4)洗乾淨髒抹布,(5)扭乾。父母可以孩子能力來分配角色(家長及孩子的個別角色/任務),制定幾項是讓孩子完成或需要階段性幫助的。對於一些很有能力的孩子,父母更必須權衡如何分配好職務,以便孩子有機會觀察配合帶領者。因為家庭干預活動不僅僅是在訓練技能,更多是孩子與他人的配合能力。
       尤其重要的是,家長必須在活動前,先預測,設計,假想活動的目的,內容,形式等。但我常認為再好的設計不如家長當下的觀察。如孩子忽然離開任務,家長如何處理?是否有觀察到之前出了什麼岔子?如何把孩子重新引導回到任務?

總結

       我在和孩子開展家庭引導干預活動裡,常常發現到孩子給我的驚喜,發現他“正常”的一面,發現他奇怪的想像能力及不同的解決方式能力。更多的是,我看清了自己。正所謂當局者迷,有時我們很難跳出自己的局面客觀地看待自己,但在科學的引導方式帶領下,我們以客觀的角度來分析自己及孩子,再量身定製屬於自己的活動和目標。

[雅恩教育分享文章]如何自然地引導孩子加入活動

如何自然地引導孩子加入活動

美國RDI認證諮詢顧問 錦軒媽媽

繼上一則選擇活動篇,本篇我想分享一些如何讓孩子進入活動的小貼士。       

在我本人剛開始做的時後,我兒錦軒對於長期及繁多的干預治療已經產生極度排斥。雖然我們已經劇烈減少其它干預治療,但是他卻對我已經失去信任,只要給予活動,無論是什麼都是逃避或發脾氣。所以我時常誘拐哄騙恐嚇他,才得以完成。但一段日子下來,卻發現他以敷衍的態度在應付,所以我們希望在活動中實現的思考連接無法達成。

我決定完全放棄所有的一切處罰或獎勵制度,也因此當錦軒逃避活動時,我也只好順其自然,沒有強迫。錦軒也樂得清閒。

在無聊的生活中,他開始尋找各種娛樂以達到自我刺激。我發現,他很喜歡讓我把幾個大沙包,被褥及枕頭在床緣邊堆積成一座厚假山,然後他會由床緣跳躍到假山。

在幾次觀察後,我發現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來帶領他。我覺得跳躍本身對於軒是一種自我刺激的行為,他顯得非常興奮,一定很難在過程中被引導。但我想他跳躍到假山的渴望是可以被利用的。所以當錦軒再次要求讓我幫他做假山時,我就把它當作是一項任務來讓他配合。果然,他非常積極地主動配合完成堆積假山。在過程中,我沒有告訴錦軒:“你要跳躍就得自己做假山。”因為,那會把“跳躍到假山”變成一個結果(獎勵)而讓我的目的本末倒置。我卻把重點放在“如何才能跳躍假山呢?”(要先做一座假山)。也因此,誘發了錦軒解決問題的動力。

在發現這項任務成功後,我發現可以利用同樣的原理來激發孩子被帶領的慾望。以下是其它類似的經驗:

1)想玩新玩具-讓孩子自己打開包裝/盒子。
2)想吃點心-一起準備三文治,一起盛糖水。
3)想吃水果-一起準備水果拼盤。
4)想玩水-一起盛水。
5)想去公園-準備揹包,盛水入壺,穿鞋。
6)想吃零食-幫忙打開包裝,盛入碗裡。
7)想出門-幫忙開門,穿鞋,穿外套。
8)想看影集-幫忙找影帶。
9)洗澡前-幫忙找衣物。
10)煮食前-幫忙找材料。

一段日子下來,我發現錦軒即使在跳躍被褥假山時,也等待被帶領。他一開始只會重複性的跳躍,但我慢慢加入後,他會觀察我,再與我一起跳躍。同樣的,其它的活動在循序漸進下,我發現效果也是一樣的。

在這個模式下,我發現獎勵或處罰不再被需要,孩子把整個解決過程變成“記憶點”。當他發現自己有能力解決問題,信心及動力也增加了。習慣性的解決問題後,他在遇到困難時,他開始主動想法子,而非等待答案。

至於一些非常非常被動,無慾望的孩子,我建議父母不要過於心急。孩子再如何被動,懶散,還是會有一些喜好。可能需要家長更多觀察,體諒,接受。孩子的心終有一天會被開啟。

家長需要注意的是,在帶領的過程“剛剛好的幫忙”是最好的。過度的幫忙將無法啟發孩子的能力,而任由孩子摸索容易讓孩子產生焦慮及不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