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2日 星期四

[ANAN原創文章]分享近日和孩子的RDI活動 - 2017年6月

分享近日和孩子的RDI活動 - 2017年6月

。用麵包做披薩 - 仔很喜歡吃夏威夷風情(即火腿菠蘿)披薩,但要做披薩餅底比較麻煩,所以我用一片白麵包代替。主要活動是互動協調,用平行動作讓他跟我切火腿,切菠蘿塊,切芝士條。也合力擠蕃茄膏,把材料放在麵包上。然後把製作好的披薩放進爐子,完成後從爐中取出時他拿碟子,我把麵包披薩夾出來

另外因為他特別喜歡菠蘿,所以一邊 做披薩,一邊可以用經驗分享的方式,邊吃菠蘿邊分享

。切洗蔬菜 - 把白菜的頭去掉,然後切開。之後一起洗菜,一起把菜撈起

。搞拌飲料 - 因小手肌弱,基本他都很難做到手部的精細動作。過往都是我替他搞拌。現在他在我引導下學懂了在杯底畫圓形般來搞拌飲料,力度也不會讓飲料溢出來。主要應用撘架及聚焦的RDI心法

。炒飯 - 廚房的活很適合和我孩子進行RDI活動,尤其現在臨近暑假, 學校只需上半天,要是不出門的話,每天都在家吃午飯和茶點。 因為以往我多次做廚房煮食活動,他的安全意識以提高不少,現在已可以拿著鏟子炒飯了。他拿著一個,我又拿著另一個,就可以用互相協調的方式,把飯翻炒。 另外他炒好之後,我拿著碟子去再炒好的飯,也是互動協調的機會。現在他有參與煮過的飯餸吃得特別多特別香,也是一個出乎意料之外的附帶成果!

。用字母模印製作美術三文治 - 做火腿芝士三文治對他來說已太簡單了, 所以我用了印餅乾的模子(ABC字母), 在火腿上印出他的英文名字,排得美美之後才放進焗爐去焗好。過程中困難的地方,是火腿也有一點點硬度,模子不夠銳利的話,需要用力才能印出來。另外把火腿從模子中脫出,也要一定的靈巧度和耐心,也要想辦法怎樣能夠脫出來(他自己想到用刀尖脫出,第一次用力有點太大,結果字母弄散了。第二次自己學習到要輕輕的才做到,他就成功了!)。整個過程也是應用到撘架,聚焦,慢下來,間接影響等心法。尤其是間接影響和慢下來可讓他多動腦筋,有利動態智能的發展。
其實他對於做這些,真的興趣不大。 尤其是本來就這樣可以吃,卻要花時間用模子印出字母,他覺得有點浪費時間。 但結果他也願意在我帶領之下完成,並感到有趣和滿足,有成功感,我也感到很開心。其實選擇用字母,對他來說也是一種撘腳手架的做法,因為他喜愛字母,若是用其他形狀或款式,他就可能更加覺得沒趣。 當他願意開始之後,也逐漸掌握到怎樣做,下一步我就可以加入圖形或用形狀砌成臉或動物之類了。
另外今次是用字母砌出他的名字,下一次就可以變化為砌別人的名字,為別人預備食物了。

考試完結不久就可以很密集地與孩子做RDI活動,實在太捧了!

大家若也是預備假期的話,也可試試多與孩子做活動,當然先學習RDI方法,才能了解到怎麼引導孩子,活動的目標和果效在哪裏啦!大家加油啊!

2017年6月14日 星期三

原來RDI可以好好玩!

原來RDI可以好好玩!

近日和幾位香港家長一起製定暑期的RDI 計劃。大家一起想出RDI的日常或計劃活動,傾談得很快樂。一位家長說:“ 原來RDI 可以好好玩!”

一人計短二人計長,談談說說集思廣益,我們的動態智能在大爆發!

例如有家長的目標是希望增加與孩子 的互動,尤其是讓孩子多注意她的面部表情,於是我們就設計了扮鬼臉的活動!

例如先由最簡單開始,吐舌頭,做豬鼻子,皺眉,到更複雜的動作。(可以做成互動協調中的平行動作)

另一位家長說,原來近日她的孩子特別喜歡照鏡子。於是我們又想到可以對著鏡子扮鬼臉,並因他能力較佳,可以加入更多變化,例如,用水氣為鏡中的臉畫牛角,畫爆炸頭,又或預備一些小道具如眼耳口鼻鬍子眼睛,貼在鏡上。到爸爸回來更可用貼在鏡上的道具來拍照,十分好玩。

我們又想到買一些可塗臉的顏料,讓孩子為家長上色,又可互相畫花臉。大一些的孩子甚至可以為媽媽塗面霜,化粧,去購買一些簡單的化粧品如唇膏、胭脂、粉底、眼影,也可以是活動的一部分。

害怕自己面會弄髒的媽媽,可以畫照片,或者在手機上用app來畫啊!加什麼裝飾都可以呢!

我們越談越興奮,真的非常期待夏季的來臨啊!是的,RDI可以很好玩,讓我們的大腦來盡情發揮吧!

2017年6月7日 星期三

邊老師-簡轉繁-帶你學習真正的RDI 之五

帶你學習真正的RDI 之五

原創 2017-06-07 邊老師 邊說邊看

RDI活動,在相同中加入不同,在不同中能夠感受相同。相同的活動可以為不同的目的服務,也可以加入不同的變化和挑戰。不同的活動,可以達到相同的目的,在活動的變化中,孩子依然能夠感受到有規律的基礎模式。這樣的活動方式,是根據自閉症孩子的特點而設的。

首先,我們總是建立一個有規律的模式。比如,拿-放物品,傳遞物品,攪拌,等等。這樣有規律的模式,使孩子能夠感受動作的方向、力度,孩子容易掌握,然后我們在有規律的模式中加入一些變化,比如兩人的角色任務互換,或者動作的方向力度、位置高低變化。這樣的變化讓孩子感受到凡事不是一成不變的,但是這樣的變化很細微,孩子能夠感受得到,但是沒有特別大的挑戰和壓力。當下一次開始做一個活動時,也許你的目標是不同的,但是可以用相同的有規律的模式開始,因為這是孩子熟悉的,已經掌握的,他不會害怕和逃避。當你邀請孩子參與進來以后,再慢慢地加入變化。

隨著孩子的能力逐漸提高,對於變化的接受程度也逐漸增加,我們就可以逐漸增加難度,加大挑戰,讓孩子有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機會,練習他的動態智能。

在下面這一篇博文中所概括的,是RDI活動的一些基本原則。幫助大家梳理一下思路,便於更加熟練地掌握。




慢慢地增加難度

本文由RDI咨詢顧問BimalRai 撰寫,原文在2012年發布。


這是典型的居家生活某一天,你決定讓孩子幫你洗衣服。洗衣機已經停止運轉,你的計劃是讓孩子幫你把衣物從洗衣機中取出來。孩子拿著籃子,而你一次放一件衣服到籃子里。你一邊放,一邊數著數量。間或你會舉起一件衣服,看著它,一邊用目光瞥向孩子,臉上顯示出興奮的表情。你可能會根據簡單的傳遞著,接受者框架計劃,跟孩子交換角色,現在變成你給他/她衣物,而由他/她放進籃子。

你所做的有效結果是,通過建立有規律的模式跟孩子進行互動。有規律的模式是在互動中可以預計的一種先后順序。這個部分是我們在跟自閉症譜系兒童的家庭進行RDI®咨詢時的核心工作。設立一種有目的的模式,對於其他類型障礙的人士也是有效的,例如:注意力缺失多動障礙(ADHD),依戀問題,情緒調節問題,等等。有這些障礙的孩子,對於搞明白環境中一些事物的規律模式總是存在某種程度的困難。我們通過對身體的,視覺的,聽覺的,情感的,乃至認知的模式進行組織整理,來認識了理解我們的世界。但是對於客觀事物的規律模式理解有困難的孩子,在適應或接近各種類型的情景(如各種類型的信息,各種類型的人物,各種類型的問題)時,都會有很大的困難。

以有規律的模式為基礎,我們開始跟家庭並肩工作。但並不是說要常規性地指示或告訴孩子該做什麼,以達到基礎模式所設想的目的。當一個家庭嘗試設立一種模式時,有很多因素必須列進去。

1)   放慢互動的節奏,讓孩子感受到這個模式。另一個重要的方面是,家長作為引導者,要聚光照射互動中對孩子非常重要的某些元素。例如,在前面提到的洗衣活動中,你可以地把關注點放在你拿出來的衣物上,而不是急急忙忙完成任務,結束活動。

2)   在活動過程中設置微妙的挑戰或變化。通過慢慢地在有規律的模式中植入挑戰,可以使得有規律的模式變成動態,而不是靜態的經歷。例如,改變你給孩子的衣物數量,故意把某一件衣物掉在地上,給孩子選擇,讓他決定該往籃子里放什麼。

3)   必要時要設限,通過你和孩子的身體距離接近,保持你跟孩子之間的近距離連接空間。這樣可以使家長作為引導者能夠確保孩子不會遊離在外或跑開,也不會使孩子為了試圖加快速度而搶奪物品。

4)   圍繞一個你想要孩子看到的信息片段進行聚光照射或突出印象,通過運用溝通手段,比如,展示一件衣物,多頻道溝通放大信息,表明這件衣物沒有洗干淨。

5)   搭建腳手架,或輔助孩子發揮在互動中的作用。例如,當你故意把一件衣物掉到地上時,用肢體輔助孩子來修理這一情形,引導他撿起掉在地上的衣物。

6) 盡可能多地運用多個頻道來進行經驗分享式溝通和非言語溝通。孩子接觸的經歷越多,獲益也就越多。

 



重要的是,活動模式必須有框架計劃,速度節奏必須合適,要搭建腳手架,展示給孩子的形式必須最適合孩子的需要,最能夠達到想要達到的目標。在RDI®活動中,我們用很多這樣的活動模式。因為這樣的模式可以使我們重新修補譜系障礙孩子的發展缺陷。請記住,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與眾不同的,所以在建立活動模式時,也會有所不同。要根據家庭生活方式和孩子的發展水平及需求而定。

 

“Bimal Rai, 是一位新加坡的RDI認証咨詢顧問和教育心理學家。他在2007年獲得認証咨詢顧問資格,他享受通過RDI家庭咨詢而帶給孩子進步的收獲。(www.reachtherapy.com)”




邊老師點評:

放慢節奏,設置挑戰和變化,合理設限,聚光照射和搭建腳手架,非言語溝通和經驗分享式溝通,這些都是RDI開始階段家長必須熟練掌握的心法。在我們RDI初級班的課程中都有涉及。RDI的開始階段,主要目標是家長的學習成長目標,大家不要焦慮於孩子不配合,而是要看自己的引導是否得法?只要家長熟練掌握運用這些心法,孩子的變化是必定的。

放慢節奏,怎樣才夠慢?挑戰和變化是太容易了還是太難了?設限是否得當?有沒有聚光照射關鍵的時刻?搭建腳手架夠不夠?非言語溝通是否得到應用,還是照樣口頭指令不斷?是提問和指令居多,還是經驗分享式溝通為主?這些問題,都是家長在回放自己活動視頻時要去反思和總結的。希望大家通過初級班的學習和大量的操作練習,能夠對RDI的心法有深切的體會和熟練的運用。這篇博文,就算是對RDI初級班所學內容的一個總結吧。

本文版權歸邊說邊看所有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幫助言語說話遲緩,溝通障礙孩子和他們的家庭,邊老師傳授個別化的訓練提高方案。心法,手法,與你一起分享,感悟......

邊說邊看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邊說邊看

2017年6月5日 星期一

[Anan原創文章] 家長應用“同理” 的一些常犯錯誤

[Anan原創文章] 家長應用“同理” 的一些常犯錯誤

1. 以為同理即是同情

同理孩子,即是描述孩子的情緒,但不代表同意孩子的做法。 有家長把同理和同情混淆了, 以前不會從孩子的角度去看,一旦開始站到孩子的視角,却過度認同孩子,甚至為孩子的錯誤行動(例如生氣就打人)找原因找理由,合理化他本來錯誤的行徑,這是對“同理”錯誤的理解。

2. 以為單純同理就能夠阻止或改變孩子的行動

同理孩子,只是幫助孩子意識到自己的情緒,有研究指,人若能命名自己的情緒,就能把情緒的強度減半。留意這裡說的也只是減半而已,並不是說只要同理幾句孩子的負面情緒就會立刻減失,甚至會立即把問題行動改變過來。所以,同理只是其中一環,讓孩子改變表達負面情緒的行動,甚至有時需要應用到一些孩子不想要的後果來讓孩子學到恰當的表達,也是可能的。

3. 以為同理孩子,負面情緒的強度就會立刻減低

其實有時候,若孩子的負面情緒非常強烈,當得到別人的同理和理解時,可能會更強烈的表露出來,例如原本只是抽泣,越同理他,他就越哭越大聲,變成嚎哭。 這時家長千萬不要以為是自己加劇孩子的負面情緒,其實孩子只是開始時未敢盡情表達,所以流露出來的只是一部份感受,當感到被接納,安全時,就盡情把原本已有的情緒釋放出來。此時家長宜帶孩子到不被打擾的角落,避免旁人的目光帶來壓力,然後繼續同理孩子,讓負面情緒得以舒緩。當然要多久才足夠實是因人而異,但一般我們會建議讓孩子把心中的鬱結都舒發出來,這樣有助孩子情緒的調節。曾經有孩子一次過哭了一個小時,之後家長現他整個心好像鬆了,不像以前動不動就生氣, 這是因為他把心中壓抑的情緒都抒發了。

4. 以為同理只要“說”就可以

其實要傳達同理,除了語言上描述孩子的情緒,最重要還是家長的態度,因為我們的態度會通過語言和非語言流露出來。如果家長一心只是想控制孩子的表現,而同理變成了過程中的手段的話,那麼缺乏真心的同理就難以發揮其功效。所以要傳達同理,最重要的不是我們説的話,而是家長的真誠,能代入孩子的心情,並描述出來。

以上總結了一些家長對同理心運用上容易犯的錯誤。盼望家長多練習如何同理孩子,讓孩子在情緒的自己我意識和自我調節上,都能得到更大的成長。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