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7日 星期三

[ANAN文章] 如何提升被動孩子的動力

如何提升被動孩子的動力?

我家孩子從小我最大的困擾就是沒動力。別家人也是自閉症的小孩,總有些想要的東西。我家的,獎賞沒用,總是不冷不熱的。所以說,沒欲沒求的孩子,是最難用一般教法去教的。一般都是家長以食物,貼紙,孩子最愛的東東來讓孩子有動力。當這些都失效時,家長可做什麼呢?

其實,獎勵並不是一個良好和持久的推動力。我看過一些自閉症孩子,長大了仍是用那個量表來量度自己要做這做那,連對家長的情感也要用這些來衡量,沒有這些獎勵表,就什麼都不想做。這絕不是好事。

對應這問題,其中一個可做的,就是 spotlighting聚焦。過往他小小的時候,因著當年那些訓練都是要追那個兒童成長量表跑,什麼師都著眼在他做不到的地方,久而久之自己也心焦煩躁,每每看到的,都是他達不到的,什麼接球也接不住,望兩秒就移開眼神,坐不了半分鍾就像被螞蟻咬,自己有自己神遊和講自己的外星話啦,在街外就是情緒爆發,又或不知危險在亂衝。總之,一句到尾,好大問題。

當我每天都是他的麻煩,問題,我心情會好得去哪? 責罵是每天的常態,這樣下去真是捱不住。

後來我領悟到,我總看他不好,他自然也不覺得自己好。一個覺得自己不好的孩子,又怎會想做任何事呢?

所以我轉過念來。他坐不了半分鍾,那,代表他 “坐了29秒!”對不對? 他眼睛望我兩秒就移開,那,不是等於他就望到我一秒嗎?我就開始說出他做到的事。

以前他一離位,我就說 “不要走開,快坐下”。
現在他坐下時我就說 “啊你現在坐下來了!”

自從我改變我的說話,我每天說出的都是他做到的事,他能跟著我走,他能坐下一會,他能背著書包自己走,他能咬到食物,他能喝水。

當我滿嘴都是正面語言,奇妙地我心情變好了許多,又覺得孩子可愛多了,同時他也快樂了,多了點動力,好像樣樣事都有多了意欲去做。

補充一點,這種“講出他做到的事”的方法,和“讚賞”有所不同。讚賞比較空泛,例如做得真好這個“好”,其實有什麼好並沒有具體說出來。但“你現在能跟著媽媽走”這件事就很具體,孩子(和家長自己)就聽到很多自己做得做的事,這樣具體的描述很重要,實在地強化了正能量,增加了做好的動力。大家可以一試!

2016年4月24日 星期日

[ANAN分享] 愛才是方法背後最重要的

近來在進修和進深的三套方法,和我的信仰-神就是愛-有很重要的連結,我也深想和深信我在用這些方法背後的態度要和技巧深深結合才能發揮作用! 我也希望能夠把這重意義引導和傳遞到受自閉症影響的家長心中:

1. CCPT 非指導式兒童為本遊戲治療:
-對孩子無條件的接納。同理情緒,不對情緒加諸對錯,而是明白和理解。引導孩子以合適方法表達情緒。尊重孩子選擇。讓孩子自己為自己負責,承擔自然後果。建立自尊自信。從內在自我肯定。不是從世俗標準。經歷被包容的自由。

2. RDI:
-slow down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自我調節,自尋出路。不以大人權威壓孩子,讓他自己經驗。互動中孩子經驗與人合作,調節自己以配合別人。不以獎罰等外力去誘之成長,却以能自我成功等滿足感的內驅力引導成長。容錯,過程比結果重要,不以成敗論英雄。著重過程中學到的。不以外在要求為重要,却以每個孩子的獨特性,以他的步伐以只快一步作引導。Inspire孩子成長。成為孩子的引導者。

3. NT敘事治療:
-尊重每個人,不病態化任何人。認同每個人個別發展出的技能與知識。不以世界的規限和框框要求人,却尊重每個人看重的獨特意義,夢想和追求。人不是問題,問題才是問題。不以治療師自居,當事人才是專家,治療師只是懷著好奇去理解和發掘當時人身上已有的寶藏,懷抱“不知”的謙虛態度,相信每個人有解決自己問題的能力。

這三套方法仍在學習,實戰,反省試行,整合中。

我深信這些方法背後合符信仰真理的態度,才是最具治療性的 (therapeutic)。而最美妙的是每種方法是展示和呈現了這種偉大和包容的愛的力量。

真正的愛(來自神的)是長闊高深,不是口中口輕輕說的愛(愛你就管你,愛你就打罵你,愛你就要你跟我的標準,這不是神說的愛呀!)

希望自己能更深化如何透過這些心法,方法和技巧去實踐和應用愛,並自己常常能在主內得著力量。有了豐富的愛的力量,才不會把療法變成沒靈魂的技巧,才能真正造到therapeutic, 才能實踐出“愛能戰勝一切”呢!加油!

[ANAN文章]能力較弱的孩子如何介入?

能力較弱的孩子如何介入?

明白家長特別的困難,尤其到一定歲數的孩子未開聲說話或或講話很少,和人互動極少,未能跟隨生活規矩,還有不少感統困難的孩子,家長是特別辛苦,首先要為孩子謝謝你,仍然照顧著他,仍來看看新資訊,仍在尋找方法,感謝你對孩子用心。

那,家長可以怎樣幫助這些孩子呢?

首先關於生理上的困難,著實RDI和遊戲治療(以下簡稱CCPT)並不是針對生理上的,譬如說身體不適引致的一些行為現像,感統困難,又或因大腦受損而造成的智能困難。

但是,往往上述的情況也可導致情緒和與人互動的障礙,這部分就能用RDI和CCPT來改善。譬如說動來動去的情況,本身部份是由感統引起(本體感,前庭不足等), 但因動來動去又被罵或做不到很多事情,所以心情更壞甚至不相信能自我控制了,那就可能問題繼續,甚至加劇。

而且我發現很多所謂只是感統問題,其實和情緒亦很大關係。就如我們自己,我想大家或許試過遇緊張可能會無由的身上如蟻咬,別人再責備的話壓力更大的話,會加劇問題,對不對。

所以總結來說,用這兩種方法是能夠讓孩子增加自我控制的動機和能力的。

我分享一個介入的家庭。孩子,2歲多,未有語言,當有我想和他互動他就會逃避。

我要家長學會RDI最基本的原則: 慢下來,並且,從孩子能力起步去引導。首先放低成長表,不要再增加壓力。然後觀察孩子現在“能做到的”再從此作為起點介入。譬如說,孩子跟本不會理我不和我互動,我就先把環境干擾降低,在一小房間沒其他吸引他的東西的,然後和家長一起(為教家長並增加他安全感),就先任他看他做什麼。他會爬上桌子跳下來,我就跟他做,同時運用RDI的心法密切跟隨他的狀態,抓到機會就緩慢介入,慢慢他跳我又跳,就逐漸形成輪候的玩法。然後我就增加變化,例如慢一點,或快一點,或跳下時弄出聲音,他的興趣就來了,開始模仿我。然後我就刻意有點不順利呀,例如卡住跳不下去,他就來推我,我又等他來推我啦才跳。過程中我盡量等他看看我才繼續,當他多留意我表情時,我又增加一些趣怪的表情來加入互動中,然後又加入聲音才跳等等。以上不是一次的介入,是經過好幾個月加上家長亦好用心在家套用這心法。他後來就變成能自然加入一些群體小遊戲中,一起拍手呀跳呀,最開心他是看著別人的動態而調節自己行動的,這就是 co regulation, 我們都好開心。

而且日常溝通我就教家長用CCPT,多理解孩子情緒,多描述孩子心意,多建立自尊自信。孩子笑容多了,沒再那麼逃避人,我每次去他會拉我去玩,完結時他不捨得我走。

近來他也開始了一點語言了。我教家長不要心急,先放焦點在互動溝通,語言不要太死板要迫他說,但可製造機會讓他多用能發出的聲音,但是善意和有意思地用的。

所以總結我的經驗,我們介入先要先慢下來,配合孩子步伐,要先 build trust 建立信任,縱然這階段可能較長也不要迫和急。當建立了關係的基本,孩子是很願意配合和很有動力去成長的。

分享一下給大家參考。謝謝。

2016年4月23日 星期六

[簡轉繁]RDI的一天(上)

論壇 > 洋洋爸爸專欄回複

RDI的一天(上)

洋爸

2016-04-21 00:28


     7點45分早上起床,孩子穿昨天晚上自己挑好的衣服,然後去衛生間自行刷牙洗臉。     這時候媽媽把稀飯端到桌子上,沒有放筷子、菜和包子。結果孩子自己去廚房間裏找了。
     吃完早飯去幼兒園,出門了媽媽說“我們走吧”,但是站著不動,結果孩子看了一下媽媽,覺得很奇怪,怎麼不走,然後發現門沒有關,自己去關門。
     孩子自己拉開車門,決定坐在後排。一路上媽媽自己說著天氣、堵車,孩子也會插嘴聊上幾句。
     到了幼兒園,在大門口媽媽就離開,讓孩子自己去三樓教室。孩子沒有說再見,於是媽媽“嗯”了一聲,進行提示,孩子揮揮手,說再見。
     中午11點45分,爸爸去幼兒園接孩子先回家。在幼兒園樓梯口,2人一起欣賞和討論了孩子們畫的G20國旗。孩子拉著爸爸說:“看那個,是我畫的”。
     下樓梯爸爸站著不動,孩子主動拉著爸爸的手,爸爸還是沒動,等孩子看了爸爸一眼,說“走呀”,才開始下樓。開始爸爸故意磨磨蹭蹭,孩子說快點,拉著爸爸走,到了2樓爸爸突然加快速度下樓,孩子在加快腳步的同時說,爸爸你慢點啊等等我。
     出了校門,爸爸說找不到車子,忘記停在哪兒了,於是父子跑過來跑過去,最後孩子發現了車子,顯得很開心。
    上車後,爸爸說哎呀,去哪裏呢?孩子說去家裏。爸爸說:“哦,今天星期三,雅恩上課是1:50,還有很長時間,我們先回家裏”
    路上爸爸說還沒吃飯,孩子說那就回家吃。爸爸又說,昨天的雞肉燒的很好吃,不知道今天中午還有沒有了。孩子說我不吃雞肉。爸爸說我喜歡吃,孩子說我不喜歡吃。結果一路2個人在討論吃的,有好幾次孩子說到了紅綠燈,最後爸爸艱難的把話題扯開。在扯淡中車子已經到家。上樓的時候,爸爸說家裏現在有誰在呢?說婆婆可能在家,媽媽不知道在不在。孩子說可能在吧。進門後,孩子說媽媽也在家。
    到了家孩子說想吃”好多魚”零食。爸爸說好的,拿了“好多魚”,蹲下來,孩子眼睛看著爸爸說謝謝,然後爸爸鬆手把吃的給他。
    吃完了。媽媽說,接下來我們該幹點別的了。孩子說做活動。爸爸說今天輪到我們二個做活動了。
    RDI 擦樓梯活動開始,一直做了45分鍾。直到孩子開始不耐煩了,於是加快速度結束了。
    活動結束後,媽媽給孩子講故事。故事是自己編的,有一段讓孩子編,接力賽似的把故事繼續下去。當孩子有困難的時候,媽媽提示了孩子,搭建了腳手架。
    要去雅恩上課了,孩子換好鞋子出門。爸爸停在門口自言自語說:“什麼東西忘記帶了,我一下子記不起來了,好像不是我要用的,是你的東西”。孩子想了一下,說“吃的東西” 。爸爸說對了,我忘記了,然後去拿東西。孩子一直在門口等。   下樓梯的時候,孩子走在前麵,爸爸在一樓拐到地下室門口躲起來,孩子看不到爸爸,有些慌張著急,叫著爸爸,看了一下門外沒有人,於是走向地下室,結果找到了爸爸,笑了起來,叫著“爸爸”。
   打開車門,爸爸說怎麼這麼亂,孩子把座位上的東西稍微整理了一下。
   在路上,爸爸說我們唱個歌吧。結果孩子不配合,於是爸爸先唱起來,孩子後來也跟著唱了。父子2人輪流唱歌,你一句我一句,有時每人唱一段。幸好車子沒有外人,要不然別人聽到了會把隔夜飯都吐出來。在唱歌的過程中,孩子依然會固執的談論紅綠燈,還會明知故問。每次都需要艱難的轉移話題。
   到了雅恩樓下,CBD的地方找不到停車位。道路都被車子占領成單行線。爸爸說真是頭痛,停車啊麻煩。然後繼續說:“洋洋,你幫爸爸找一下停車位”。孩子突然說:”“這裏“。”爸爸把車子停下來,說:“這個地方不能停,你看有條路,是個通道,要把別人的路擋住的”。孩子說:“那就不停吧”。然後繼續前行。孩子看到一個空地,說“這個可以”。爸爸說:“哎,這個地方可以啊,嗯,這是個好地方,洋洋幫爸爸找到車位了”。
   下車後,去電梯的路上,爸爸說,今天星期三,不知道先上什麼課。孩子說:“我覺得是語言課”。爸爸說:“我看一下手機,我記在手機裏了,爸爸忘記了。”
   待續!

[簡轉繁] RDI的一天(下)

論壇 > 洋洋爸爸專欄

RDI的一天(下)


2016-04-22 

     很抱歉,隔了2天忘記了星期三那天的內容,我把今天從雅恩回來到家為止的片段拿出來做一個分享。

     今天星期五,孩子上完課後按了電梯按鈕,當門開的時候,孩子進去了,電梯裏沒有人。於是我停在門口沒有進入,孩子很著急,叫著“爸爸快來啊”,隨即出來拉著我的手進了電梯。

     出了電梯,孩子磨磨蹭蹭,我就加快速度前進。孩子沒有意識到,還在專注著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我用餘光看著他,繼續快速前行,距離越來越遠。我在思考著躲到那裏,結果孩子意識到了,一路跑著跟了上來,拉著我的衣服。我說你拉著我的衣服,我很難受。孩子聽到後鬆開了衣服,牽著我的手。

      到了車上,孩子問我:“爸爸,你有東西嗎?”我說有啊,拿了個充電寶給他。他說不是,我沒理他。他又問你有東西嗎?我拿了個指甲鉗給他,他又說不是。於是我說:“你要東西啊,我給你,結果你又不要”。孩子說:“我要吃的”。我說:“那你要說清楚啊,我以為你要個東西玩一下”。孩子說:“爸爸你有吃的東西嗎?”於是我拿了一包零食給他。孩子說“爸爸你幫我打開”。我說:“爸爸在開車,你自己能打開的,想想辦法”。孩子找到袋子缺口,用力撕開吃了起來。然後我說這個可能很好吃。說到第二遍的時候,孩子領悟了,問:“爸爸你要吃嗎”,我說要。孩子把零食直接放到我嘴巴。我吃完了說真好吃。孩子又問:“你還想吃嗎”。我說想。這時候孩子又拿了一個試圖給我,我開著車故意沒有調整姿態,孩子拚命伸長手把零食塞到我的嘴裏。當我再次吃完的時候,孩子又問你要吃嗎,我說不吃了。過了一會,我說你全部吃完嗎?孩子說留一點給妹妹,接著把袋子放好了。

      我又說:“洋洋,車子沒油了”。孩子說:“那我們去加油把”。我說“爸爸沒帶錢”,孩子說“用卡”。我說:“哦,那個卡叫加油卡,可以把錢存在卡裏,這樣每次去加油就不用拿錢了”。接著我又說,”洋洋,我覺得加油站好像在前麵,你幫我一起找。”孩子說好的,並開始觀察。但是加油站在路的左邊,路很寬中間有隔離帶,孩子在後排座位沒有看到。我說“洋洋,應該到了,就在附近”。孩子說沒看到,但是過了幾秒鍾,指著加油站說“這裏”。於是我說好的,就拐去了加油站。

      加好油,我們重新出發。我自言自語的說“油加滿了,現在我們可以回家了”。孩子說“還要去接妹妹”。我說“對了,我把妹妹忘記了,她還在學校;如果我們忘記了,那就麻煩了”。孩子說“那妹妹就要在學校睡覺了。”於是我說”妹妹在學校過夜,會害怕的。老師會想辦法的。”孩子回答說“老師會批評你的”。我說“對啊,老師會批評的,但是老師會想辦法的,不會讓妹妹在學校睡覺的”。經過了較長時間的等待,看著孩子沒有反應,我說老師會打電話給爸爸媽媽的,讓我們去接妹妹。

      很快到了學校,孩子從靠近人行道的一側自己開門下車了。我蹲下笑著對孩子說“洋洋做的對,要從沒有車的一側開門下車,這樣就不會被後麵的車撞到了”,同時比劃著手勢。過馬路的時候我站著原地沒有動,孩子看了我一眼,過來牽著我的手。於是我用力捏了捏他的手,慢慢的說“好啊,過馬路就要小心,左看看右看看,車子很多就牽著大人的手。”

      到了學校,我讓孩子自己進去接妹妹,在門口等著他們。上車的時候,孩子想坐前排位置,我說“前麵的位置上有衣服,還有包。”孩子說那我就坐後麵。看到妹妹打開左側的們,我緊接著說”妹妹好像做錯了什麼。”孩子說“錯了,開那邊的門”。於是孩子們從另一邊上了車。上車後,洋洋拿起零食,和妹妹一起吃了起來,進行分享。

      到家下車了,我故意停在那裏,抓著頭,在想什麼。過了一會兒,看孩子沒有反應,我說好像忘記什麼了。洋洋想了一下,說:“衣服,還有包”。於是我們打開車門,拿了衣服和包。

    上樓的時候,我問二個孩子,媽媽可能在幹什麼?妹妹說看電視,洋洋說吃東西,我說可能在睡覺。接著我又問,如果在睡覺,我們要怎樣?洋洋說輕一點,妹妹做了個“噓”的姿勢,洋洋也學著做。到了門口,我停著沒動,孩子也沒有敲門,問我“爸爸你有鑰匙嗎”。我沒有回答,直接拿了個鑰匙給他,結果他們2個人,一個用鑰匙開門,一個推門,把門打開了。



     很抱歉,文章寫的比較亂,沒有時間整理,還有一些內容受到時間限製也沒寫出來。我想很多家長都有開車帶著孩子的經曆,我在這裏就描述一下,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這篇文章,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討論一下有那些RDI內容,同時如果有可以改進的地方,也請指正。謝謝!

2016年4月19日 星期二

[簡轉繫]共同監管 (co-regulation) 

錦軒媽媽專欄

共同監管 (co-regulation) 對自閉兒的重要性(內有視頻)


關曉薇

2016-04-16 20:40

收藏

本帖最後由 關曉薇 於 2016-4-16 20:44 編輯 

家長,你們的孩子在學校裏或公共場合可有麵對以下類似問題?
        ⁃        不合群。
        ⁃        跟不上一起玩或一起上課的朋友的節奏。不是太快即是太慢。
        ⁃        做事情顯得漫不經心,需要提醒。
        ⁃        缺乏配合精神。
        ⁃        很難排隊,跟齊隊伍。
        ⁃        說話聲過大,動作過大。
        ⁃        活動時要不距離太遠,要不太近。
        ⁃        依賴很強,喜歡等待家長幫忙。
        ⁃        缺乏觀察能力。

其實孩子有此問題是因為他們並沒有在做“共同監管”(co-regulation)。監管的“監”即是觀察(referencing).“管”是管理自己的行為,包括調整,配合。共同監管必須由至少兩個人進行。通常是孩子及家長。所以稱為共同,意即互相的意思。

當孩子的思維無法有效連接,處理或整合質詢時,家長大部分的時候會采取“過度彌補”,意即幫孩子完成原本屬於孩子應負起的監管。

我打個比方,扛桌子。如果其中一方把手提得過高或過矮,都會造成另一方的不舒服。在整個過程中,雙方是需要不停調整自己的手勢及高低來找到最好的平衡點的。在移動的時候,雙方必須配合快慢恰當,如果其中一人往前,另一人自然地知道他得向後移動。如果其中一方往橫走,另一方也會開始移動橫向。一旦動作,速度配合不對,搬動時就會覺得卡卡的。

想像如果一個沒有實行“共同監管”的孩子與你配合扛桌子。結果是如何呢?你或許是那個看見他往前就向後,感覺他快鬆手就馬上捉牢並且把桌子力量完全吸納,感覺他慢下來,你就跟著慢下來。

所以現在倒回到第一段我們所說的問題,你看出了什麼才是根本問題嗎?如果連一個人,在自己最熟悉的屋子裏也無法監管,那麼要讓他與其他老師,成群的同學們,親戚朋友甚至是一堆的陌生人來做共同監管,那真的是非常難的。

家長們如果要幫助孩子提高“共同監管”的能力,就必須剔除彌補性的動作,讓孩子來觀察,主動配合。試想想孩子越長越大,身邊可容忍他們為所欲為的人會越來越少,所以教導孩子監管是很重要的生存之道。

以下這一視頻,是我在野蠻孩子貼裏的延續活動。我利用折棉被讓孩子來實行共同監管,看他如何觀察並配合我。
我把字幕簡單地放置在評論裏。
電腦連接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UzNzIzNDI4NA==/v.swf
手機連接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zNzIzNDI4NA==.html#paction



2016年4月11日 星期一

[簡轉繁] 如何自然帶領孩子進入活動

如何自然帶領孩子進入活動


關曉薇

2016-04-12 12:26

繼上一則選擇活動篇,今天我想分享一些如何讓孩子進入活動的貼示。在剛開始RDI時,軒對於長期及繁多的干預治療已經產生極度排斥。雖然我們已經劇烈減少其它干預治療,但是他卻對我已經失去信任,只要給予活動,無論是什麼都是逃避或發脾氣。所以我時常誘拐哄騙恐嚇他,才得以完成RDI活動。但一段日子下來,卻發現他以敷衍的態度在應付,所以RDI所需的思考連接無法達成。

我決定完全放棄所有的一切處罰或獎勵制度,也因此當軒逃避活動時,我也只好順其自然,沒有強迫。軒也樂得清閑。在無聊的生活中,軒開始尋找各種娛樂以達到自我刺激。我發現,他很喜歡讓我把幾個大沙包,被褥及枕頭在床緣邊堆積成一座厚假山,然後他會由床緣跳躍到假山。在幾次觀察後,我發現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來帶領他。我覺得跳躍本身對於軒是一種自我刺激的行為,他顯得非常興奮,一定很難在過程中被引導。但我想他跳躍到假山的渴望是可以被利用的。所以當軒再次要求讓我幫他做假山時,我就把它當作是一項任務來讓他配合。果然,軒非常積極地主動配合完成堆積假山。在過程中,我沒有告訴軒:“你要跳躍就得自己做假山”因為,那會把“跳躍到假山”變成一個結果(獎勵)而讓我的目的本末倒置。我卻把重點放在“如何才能跳躍假山呢?”。也因此,軒發動了解決的動力。

在發現這項任務成功後,我發現可以利用同樣的原理來激發孩子被帶領的欲望。以下是其它類似的經驗:

1)想玩新玩具-讓孩子自己打開玩具包裝,盒子。

2)想吃點心-一起準備三文治,一起盛糖水。

3)想吃水果-一起準備水果拚盤。

4)想玩水-一起盛水。

5)想去公園-一起準備背包,盛水如水壺,穿鞋。

6)想吃零食-幫忙打開包裝,盛如碗裏。

7)想出門-幫忙開門,穿鞋,穿外套。

8)想看影集-幫忙找影帶。

9)洗澡前-幫忙找衣物。

10)煮食前-幫忙找材料。

一段日子下來,我發現軒即使在跳躍假山時,也等待被帶領。他一開始只會重複性的跳躍,但我慢慢加入後,他會觀察我,再與我一起跳躍。同樣的,其它的活動在循序漸進下,我發現效果也是一樣的。

在這個模式下,我發現獎勵或處罰不再被需要,孩子把整個解決過程變成“記憶點”。當他發現自己有能力解決問題,信心及動力也增加了。習慣性的解決問題後,他在遇到困難時,他開始主動想法子,而非等待答案。

至於一些非常非常被動,無欲望的孩子,我建議父母不要過於心急。孩子再如何被動,懶散,還是會有一些喜好。可能需要家長更多觀察,體諒,接受。孩子的心終有一天會被開啟。

家長需要注意的是,在帶領的過程“剛剛好的幫忙”是最好的。過度的幫忙將無法啟發孩子的能力,而任由孩子摸索容易讓孩子產生焦慮及不信任感。

2016年4月10日 星期日

[簡轉繁] 如何選擇RDI活動?



關曉薇

2016-04-10 22:39

收藏

如何選擇RDI活動?

在RDI裏,對家長而言最困難的一項就是如何選擇活動。一方面或許因為長期的治療干預,讓父母很自然聯想到做RDI活動即是做治療活動,如肌肉身體活動訓練(Occupational therapies), 物理治療,語言訓練,遊戲訓練,家務訓練。二來父母對於已有自身障礙的孩子要進行一些看似困難,多思考的活動都顯得害怕及顧慮。

RDI 活動是以每天孩子及家人,尤其帶領者的生活活動為主。例如孩子每天吃飯,穿衣,梳洗,做功課,收拾書包,玩玩具,吃點心,遊戲,走路這些都可以納入RDI活動的考量。

母親通常需要煮食,衣物處理,收拾雜物/玩具,購物,抹桌子,洗碗碟,烘培搞掂,準備碗筷/食物。父親或有洗車子,還燈泡,處理電器,替換電池,玩球,剪草,澆花,手作,其它嗜好等。當然,先今多數不再分別爸爸或媽媽的責任,父母也相互交換許多任務或活動。

在如此多的活動裏很難想像父母找不著RDI要做什麼活動。這無非考量到孩子的能力限制,家長們所需的快速完成,孩子們常在活動裏出狀況,發脾氣,神遊讓父母覺得喪氣懊惱,繼而不想再麻煩。

以下幾點是在選擇RDI活動時是可考量的:

1)孩子和家長時間是否恰當。雖然說RDI已融入生活為主,但在繁忙的時間如上班上課出門前堅持訓練孩子自己穿鞋,換洗或整理書包,不隻讓孩子手忙腳亂,達不到RDI所需的思維連接,也讓家長不耐煩進而法號司令或憤怒,而破壞了親子關係。除非有充裕時間或孩子已達到一些指標,不然在緊急時刻,還是不要執著於融入活動。

2)時間恰當之於,也必須考慮孩子與家長是否在“心態”上是否準備好。例如孩子正懊惱著被你拒絕去公園,或一輪功課下來馬上又建議來做RDI活動。除非一些非常特定的孩子就是無所謂,或者有些非常資深的RDI父母有能力將活動的本質隱形,不然一連串的活動基本是孩子發作的導火線。即使不是在活動前或進行中,也可能在活動後或一天結束前的奇怪時段。不止孩子,父母心態也需準備。如果父母剛剛吵嘴卻硬做活動,自身心態還未平復,可能無形中把負能量帶給孩子。

3)孩子的興趣,限制和能力。孩子如果對火車非常著迷,家長卻嘗試利用火車玩具來做帶領,通常發生孩子無法被帶領的窖境。當然,隨著孩子減少執著,我們還是希望能在任何環境下帶領孩子。但初期不太建議的。
在擁有支架(階段性幫助下,scaffolding),家長通常是可以以任何活動執行的,當然角色分配及負責任務必須周詳適當,但有些孩子在能力上真的無法普及,如帶領一個弱小的3歲孩子提一缸水,或讓太小而又有小肌肉能力問題的孩子扣紐扣,或擁有極度感官敏感的孩子第一次就做洗水果。
另外,如果孩子已經非常純熟這樣事,如砌樂高(lego),那也盡量避免以此作為帶領活動。

4)活動的長短。一開始,我建議家長,尤其是極度焦慮孩子的家長控製活動在10分鐘以下(一天可進行幾項活動)。與其過短也不要過長。因為一開始以過長的活動來帶領孩子,即使孩子配合,卻可能造成心裏的假設,每次一說“XX,我們一起來。。。”孩子就認為活動將很長而逐漸顯得抗拒,或在中段時表現情緒。一些被壓抑或聽話的孩子,不會馬上發作,卻常常會在活動裏出現“脫殼”,或出現自我刺激的表現。此外,對於新手家長們本來1分鍾的洗菜卻被拖了40分鐘還沒完成,也是心裏壓力和煩躁的。不隻孩子需要調整期,其實家長更是。慢下來是需要訓練的。

5)如何製造活動重點。一個沒有目標的活動,不僅讓孩子無法創造美好或有意義的“記憶”(Episodic memory), 也讓家長沒有目的,不知自己在幹嘛。
在一個活動裏,其實隱藏了許多小活動。例如:抹桌子包括(1)將抹布弄濕,(2)扭乾,(3)抹桌子,(4)洗幹淨髒抹布,(5)扭乾。父母可以孩子能力來分配角色(家長及孩子的個別角色/任務),製定幾項是讓孩子完成或需要支架幫助的。對於一些很有能力的孩子,父母更必須權衡如何分配好職務,以便孩子有機會觀察配合帶領者。因為RDI不僅僅是在訓練技能,更多是孩子與他人的配合能力。
尤其重要的是,家長必須在活動前,先預測,設計,假想RDI活動。但我常認為再好的設計不如家長當下的觀察。如孩子忽然離開任務,家長如何處理?是否有觀察到之前出了什麼岔子?如何把孩子重新引導回到任務?

我在RDI活動裏,常常發現到孩子給我的驚喜,發現他“正常”的一面,發現他奇怪的想像能力及不同的解決方式能力。更多的是,我看清了自己。正所謂當局者迷,有時我們很難跳出自己的局面客觀地看待自己,但在RDI的訓練下,我們以客觀的角度來分析自己及孩子,再量身定制屬於屬於自己的RDI活動和目標。

2016年4月7日 星期四

[ANAN分享]進入孩子的世界-轉轉燈篇

進入孩子的世界-轉轉燈篇

其實我們常用“固執行為”來理解孩子的表現和行動是大錯特錯,這想法不單不能真正改變孩子的行為,反而容易因此令親子關係疏遠。我們可先放下一般人的眼光,進入孩子的世界,用他的眼睛和心看看,你會發現不一樣的風景。

有時,停下來,跟孩子視線,你會知道他愛看什麼。以前囝囝當常望著一些東西(當時他還未主動表達,語言也落後很多),後來,我觀察後,發現佢愛看剪髮型屋前的轉轉燈。

初初我第一反應也是阻止,但,很快已發現越拉他走他越想看,每每會特意走過去,站著看很久。

於是我反省一下,是否只能阻止他,是否只能選擇常常和他衝突呢?

於是我改為和他一齊看。因為他我才發現,原來一條街上可以有上十個轉轉燈! 什麼款式都有。於是我在他看的時候會和他談燈的顏色,形狀,花紋,轉的方式。以前教他花紋他是毫無興趣,用這個教他,他不知多喜歡,什麼格子,斜紋通通學會,並會一一畫出來。

我還和他把去某舊商場參觀轉轉燈。過往他沒什麼自己想要做什麼,被動就是他令我最頭痛的地方。但,他變得會主動要求去商場,要到不同的層去看轉轉燈。我當然捉緊機會,有時扮聽不懂,讓他表達得更清楚才去,這個動機讓他不停自然地反覆實際練了很多的語言表達!

我更明白了一個道理,不是他完全被動,而是我總要他跟我學這學哪,去這去哪做訓練,我有沒有停下來好好了解他想做什麼,他的興趣是什麼?我以往就被“固執行為”的標籤影響,常常否定他喜愛的一切,阻止他做這做那,他自然沒動力沒心情。當我改變心態以後,
他快樂和主動多了,也更願意配合我想他做的事情。

囝囝畫了很多轉燈,又是自然地練了塗色和小手肌啦!我又順便教他剪貼,剪出來用膠帶貼在牆上。之後他又發現,轉燈會熄,會關舖,沒電,於是又研究幾點鐘開門和關門,我又趁機教他時間。然後他開始對髮型屋有興趣,我就等他觀察髮型師如何剪髮,他還試過角色扮演幫我剪髮,這就是想像遊戲囉!

後來,他對轉燈已沒興趣,轉玩其他東西了。我也發現他,根本不是“固執”,他也會悶,會轉興趣,只是過程比一般人長一點,其實也是一種研究精神啊!

所以孩子的“興趣”我們是不是要每每禁止呢?是不是因為有點麻煩或奇特就否定呢?(當然尤其初初常常一見轉轉燈就站著不走確是有點不便)。當我們願意進入他的世界,你會發現其實都有其有趣的地方,再用這引子,來引導他對其他事物的興趣,也往往事半功倍。而當孩子被明白和接納,親子關係更好,他也相對較易接受他不喜歡的事(例如陪我行街買東西。)其實,這一份尊重和接納對孩子的心理健康也很重要,一個快樂的孩子,學習也更容易,情緒也更穩定,也更有力量面對困難和挑戰。

共勉之。

[ANAN文章]架設-放手/不放手? 照顧/不照顧?這是個問題!

放手?
記得囝囝快兩歲時,渴,仍不懂去喝水,餓,仍不懂去吃東西。當時導師說,媽媽妳不要照顧太足,他就什麼也學不會。餓,就由他,他總會吃的!

其實她當時說的是大錯特錯。當時我囝囝連飢餓感的自覺都沒有,若我真的完全放手,放他自生自滅,最後,他就真的會自滅啊!

可是,不是說照顧太足不成嗎?

照顧?
這又確是對的,照顧太足,會造成孩子沒了主動性。不要說我們特別困難的孩子,普通孩子有許多都因照顧太足,有些長大了洗衣服也不會,煮一個麵也不懂!

那麼,什麼才是對的? 照顧或是放手才對?

Scaffolding (架設)才是皇道!
其實,兩者都對,只要應用 RDI 中的 Scaffolding (架設)的心法,就能完滿解決這問題!

其實,大方向,我們還是要“放手”為本,但是放幾多手,就非常視乎孩子的狀況和程度。

有人依據發展表就要求孩子幾多歲做到什麼,這也是大錯特錯。當然,作為一個參考是未嘗不可,但,最重要是理解孩子的程度,只快一步 (one step ahead)來引導孩子。

所以,每個孩子不同,狀況困難需要不同,切勿只就外在行為來判斷。家長要化身為有意識的引導者 (Mindful Guide),在互動中仔細觀察試驗,找出孩子現在真實的能力,再快他一步給他挑戰 (Mental challenge), 他就能持續進步而不會形成依賴。

但這一步又不能太大。例如有家長說,為要練孩子膽量,就讓他玩比較刺激的動作,讓他習慣,就不會怕。這也是要因人而異。大前提我們還先要考慮孩子的承受能力,不能家長單向的做決定,否則當適得其反時,後果會很不理想的。

所以說,家長要謹記 Scaffolding (架設)的精要,我們的角色是支持者,在適當的程度,要予給支援。

但當無傷大雅時,我們就要多應用慢下來(slow down)的心法,謹記不要把責任全攬上身,適時停和慢,先看看孩子能否自己找出解決方法,到不成,再協助和引導。

我發現照顧太足的家長,一般都是責任心比較重的,亦可能是這家長會受的家庭或社會壓力比較重,於是孩子未反應,家長已先他一步為他完成。

家長若要改變這習慣,就由小處著眼做起吧!一下子全放手,大人孩子也受不來的。我通常建議家長,挑選不急趕的時間,例如趕上課的時間就不好了,但下課後的休息時間就是好機會。例如茶點時間,家長可嘗試先觀察自己,有什麼是慣性幫了孩子做的呢?例如取杯? 拆小食包裝?可先觀察和在內心記錄。

然後,再想想有什麼孩子能做到。例如以前一般替孩子拆了包裝再把小蛋糕給他,今次只遞給他成嗎?要是孩子年紀或能力小,那,拆了以前是直接餵他,會否今次慢一點,讓他自己伸手來,才再給他?

當構思了就可試試。實戰時會發生不同狀況,可能我們預想的會太高或太低,那我們就可調節過來。記住,嘗試是絕對可以的,試不成,今天先自己把事做完,檢討後,明天再試。重點是,屢試屢試屢試就對了!

當家長練成了這“武功”,那孩子的進步可以很顯著的! 而若進度緩慢也不要緊,每個孩子都不同,只要自己比自己進步了就很足夠。

而這個只快一步的心法,還有極大的好處,就是建立了孩子的信心! 既有挑戰不會悶,又能常常體驗到成功,孩子學習動機自然增強。

所以當我學懂了這架設的技巧時,真的,天下無教不來的學生,只有未懂怎樣教的老師! 

所以現在,有些看似淺易的東西我仍在照顧仔的,我不再介懷別人說我不放手,因為我清楚知道這些部份仔是要支援,我正在架設。而當有些人說,哇媽媽你會否放手太多呢?我也不會自我質疑,因為我知道,他承受得來,我也是在架設!

例如說,囝囝一年級時,大家都說孩子上一年班了,要讓他自己收拾書包了。我沒有這樣做。我整年都替他收拾書包,每天帶什麼書我都幫他放,因為我知道他能力未到。當時他連每天上什麼課都沒概念,還在應付新學校適應的問題,這部分我就為他做了,完全沒要求他。

到了下一年,他開始知道明天上什麼課了,我就逐步引導放手。到現在,是他自己著緊有沒有帶對了書,不用我費心。

所以何時及怎樣放手,絕對是因人而異。這也是RDI的重點,要變通,要因能施教,不要死死板板的跟著別人的要求走。只有我們家長,才是最了解孩子的人! 其實,遲一年早一年懂,真的很重要嗎?你看你自己長大了會記得自己一年或是二年級才學會收拾書包嗎?其實最終能學會,並在過程中得到自信心,比什麼都重要。

所以說RDI是0-99歲都合用的原因,就是我們不是依照一個活動表或發展量表來,硬磞磞的要孩子追追追 (要補充,這個量表通常到6歲[長大後就不需要成長嗎?],之後就好簡單,而社交溝通部分是非常概括的)。RDI是很人性化,尊重每個人的獨特性。RDI能應用至交朋結友,婚姻戀愛,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我常說學RDI是很值,因為可用到99歲,並且不止用在自己孩子身上,對其他大人孩子,都是一套絕頂的引導法。希望大家都來學! 加油啊!

[轉載務必列明出處。
RDI 個案諮詢服務:
http://www.fcc.lchks.org/#rdi]

2016年4月6日 星期三

[簡轉繁]論壇家長分享-日常帶孩子總結

日常帶孩子總結

15522488676

2016-04-07 11:46

收藏

一,生活自理加強,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二,遇到問題自己解決,解決不了,自己要求我,我引導他解決;
三,告訴他自己長大了,自己管理時間,自己管理自己物品文具衣服等,培養自我意思;
四,故意挖坑有時創造一下小麻煩讓他解決,不能太多適度就行,不能弄毛孩子了;
五,情感連接,經常和他打打鬧鬧,追追跑跑,開心玩撒沒有母子之分,只是一個玩伴;
六,在他興趣點上加入一些認知,擴展思維,自己打開思維,經常和他玩的有創意,有新鮮的玩法;
七,他有創意新玩法多鼓勵讚揚;
八,多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多讓孩子表達,哪怕詞不達意不怕,我們理解就行;
九,讓孩子看看動畫片,看完複述出來,讓後一起扮演裏面的內容;
十,我們學拚音漢字了,讓他自己看看簡單的故事繪本,然後給我們講,學以致用。

今天總結的,與大家共勉。


2016年4月1日 星期五

[簡轉繁]洋爸 - 我們需要解決核心問題

我們需要解決核心問題
洋爸
2016-03-30 23:54
收藏
      回憶去年的7月,我的兒子被確診為輕度自閉。這種不能用“痛苦”二個字概括的災難對於中國父母的打擊,相信在ASD統一戰線的同誌們都會有無以言表的體會。沒有時間讓我痛苦和逃避,在確診的同時,我們選擇了機構。緊接著就是參加各種各樣的培訓,接觸五花八門的書籍。這似乎也是每個ASD孩子家長的必經之路。
      隨著學習的深入,漸漸明白了學業不是我們的孩子最重要的內容,我們所有的努力應當圍繞著“人際關係交往障礙”這個核心內容展開。有能力融入社會,就代表著能夠生活自立,代表著有機會工作,也代表著今後有可能開展感情婚姻生活,我相信這才是我們ASD家庭的努力方向。
      經過認真的學習,在充足的理由下,我選擇了RDI。
1、        有資質的谘詢師指導整個學習干預過程,這一點至關重要。
      很多干預方法,你只能自學成才。因為ASD的孩子情況非常複雜,不是簡單聽幾堂課或者把一本書看完就能夠學透精髓加以針對性的應用,有時候把別人成功的經驗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你會發現未必有用。所以不同的孩子有著不同的問題和處理技巧,沒有專業人士的指導,對於我們工作和照顧孩子之餘進行學習的家長,顯得太困難了。
2、能夠終生實現干預,真正的解決核心問題。
      對於孩子的不同年齡段,RDI都可以實現干預。我們不說自己用終生來對孩子進行干預,但至少可以干預到孩子20歲。最為重要的一點,RDI是從實際生活中進行干預的,解決的是動態智能問題,最終的目的是處理社交障礙。
3、你的家庭生活正常化
       RDI不是谘詢師直接對孩子進行干預,而是培訓父母成為孩子合格的治療師。所有的RDI活動,都是通過家務、遊戲等活動實現的。RDI講究的是在真實的生活環境中進行干預。所以一旦實行RDI ,你會發現很多干預在生活中不知不覺的實現了。同時,RDI通過活動視頻上傳的方式,讓谘詢師對你的干預進行指導,定期進行會面交流。這種模式使得外地學員、工作較為繁忙的家庭學習RDI成為了可能,你不必每天往返機構,接送孩子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隨RDI的深入,孩子和你的配合度不斷的增加,你的心態會越來越平和,生活會逐步的正常化。
4、家務能力
      RDI活動從來不是讓孩子以掌握家務技能為目標的。換句話說,做一個家務RDI活動,孩子最終有沒有學會家務能力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活動中學習合作、分享、交流、溝通等等技能。但是作為ASD的孩子來說,在學習之餘能夠掌握家務能力不是更好嗎?我們的孩子走向社會,缺乏的是溝通合作技巧,如果孩子能夠任勞任怨,多幹實事不是更容易贏得別人的好感?最近正好有一篇哈佛大學的研究論文在網絡上流傳:會幹家務的孩子比不會幹家務的孩子在今後的就業率、離婚率、犯罪率上都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論文詳情可向雅恩教育谘詢)。這不正好和RDI的活動模式相吻合?
      很多家長把孩子送到機構,認為自己已經盡了努力,對得起孩子了。可是我在想,如果父母不靜下心來學習技能,不以家庭幹預為重點,不去解決孩子的核心障礙問題,那麼孩子的將來會怎樣呢?這種可怕的結果我們絕不能拭目以待。

[簡轉繁]洋洋爸爸的分享

本帖最後由 洋爸 於 2016-4-1 11:50 編輯 
      今天去了省兒童醫院,再次做了PEP3的評估(距上次評估8個月)。孩子的進步得到了醫生的誇獎,對於干預方法和干預強度得到了認可。總體而言,孩子的發展年齡進步了15個月,在自我發展的同時,追趕了7個月(第一次做PEP3的時候,孩子的年齡比同齡組平均年齡大2個月,這次比同齡組平均年齡小1個月,算上這個差距,其實進步了18個月,追趕了10個月)。
     經過再次評估,發現社交得到了很大的進步,百分比級數從48提升到了84,認知也從56提升到90。存在的問題是語言表達能力還比較差,需要進一步加強。這些測試數據說明的問題和機構老師平時所說情況的基本符合。 
     革命尚未成功,同誌還需努力!這是我對評估結論的自我反省。    
     建議有條件的同誌們定期做一下評估,以檢驗自己的干預方法和強度對孩子是否合適。
倒序瀏覽共有9條回複
來自 9#
點擊重新加載
洋爸 9 小時前
有幾個家長留言讓我分享一下干預方法,有些在QQ和微信裏問我,我把我的情況整理了一下,算是統一回複。因為水平有限,所有觀點僅供參考。
洋洋的干預方法綜合起來,有以下幾個要點:
1、        建立每天的生活時刻表,固定每周7天的教學計劃。這個表格是以視覺提示的模式建立的。建立視覺提示的目的是讓孩子在轉換任務的時候比較自然,不會哭鬧。如果孩子的指令遵守比較好,也可以隻做計劃,不做視覺提示。計劃表至關重要。在幹預初期,我們家庭沒有實現計劃表,生活顯得雜亂無章,幹預往往無頭緒。經常是臨時決定做什麼,有時候又不知道該做什麼,這樣對孩子的幹預很不利。
2、        堅持以社交為中心,人際關係發展為主題的訓練模式。在家以RDI活動為重點,穿插語言訓練、感統與注意力訓練。對孩子單獨的遊戲和活動全麵禁止,比如一個人拚圖、搭積木、畫畫等等都是禁止項目。所有的時間段,我們不會讓孩子單獨相處。
3、        根據孩子的情況,設計每天的教學計劃,並堅持執行,絕不懈怠。
1)        上午去幼兒園,中午12點接回家。回家後一般進行2個內容的訓練,一是半小時的RDI項目,另一個是讓孩子自己選擇感興趣的內容(一般二十分鍾左右)。
2)        下午去機構培訓。一周進行5天,每天二節課。考慮到孩子的語言能力較差,所以每天進行一節語言課,每周其餘的5節課:2節感統,2節注意力,1節團體社交課。課程的設計要根據孩子的情況,不能照搬照抄。
3)        洋洋因為睡眠不是很好,所以每天設計了45分鍾的感統訓練,使孩子有疲憊感容易入睡。訓練的內容由機構的感統老師確定,我們沒有花費精力去設計。訓練放在機構回來、晚餐前進行,這樣有利於培養孩子的進食興趣。每天確保感統訓練的時間,也有利於孩子體能、運動技巧的提升。感統進行了8個項目,也用視覺提示的形式完成。堅持實行視覺提示的好處是,孩子每天從機構回到家,會很自然的進行訓練,不再發生逃避現象。
4)        晚餐前進行大約25分鍾的注意力訓練,完成機構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
5)        晚餐控製進食時間。采用視覺提示與獎勵措施。視覺提示是要求孩子在沙漏漏完前吃完飯(半小時),如果及時完成用餐,獎勵卡片一枚。實行一段時間後,沒有卡片獎勵,孩子也能按時按量吃完晚飯。
6)        晚餐後1個小時的外出活動時間,可以根據情況,去超市購物,騎自行車,跳繩訓練,滑滑梯等等。當然,所有的活動都是穿插社交元素的,包含RDI 的內容。
7)        回到家進行半小時的RDI活動。
8)        再進行45分鍾的語言課程。語言課的教學方法需要經常與機構的老師探討學習,不斷改進。目前洋洋的語言課以講故事為主,認知為輔。故事內容已經從書本轉為自己改編的社交故事為主。
9)        最後讓孩子玩二十分鍾的遊戲或者看動畫片。
很多家庭認為計劃表常常可能會因為各種突發事件而不能實行,最終導致計劃表流產不了了之。那麼我的執行原則是:縮小生活圈子,放慢事業的發展,在有限的黃金幹預時間內,回歸精力到孩子的幹預中來。
4、        全家圍繞著孩子轉,分工明確。家務以外婆為主,媽媽全職帶孩子教學,爸爸主攻學習和RDI,負責引導整個幹預計劃的進行。隨著孩子的成長,不斷的會出現新的問題,有些問題容易解決,有些問題很棘手,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不斷的學習,觀察,實驗。所以家長要分工合作,發揮各自專長。一旦分工合理、明確,家庭生活會有序化,家長也不會覺得很累很煩。比如洋洋最近出現了一個不良行為;欺負妹妹,為了爭奪實物或者尋求關注,出現打人現象(以前從未發生過)。原本我以為這個問題很好解決,不就是ABA嘛,結果就是沒效果;通過ABC方法記錄,也不能有效的分析。進行規範化的“隔離”操作、拍視頻回放讓孩子自己看,講道理、平常遊戲的時候分配角色避免矛盾等等,什麼招法都用了,就是解決不了。整整一個月,我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實踐了很多理論,直到最近幾天,才找到原因,通過改變方法,取得了實際效果,打人現象也隨之迅速減少。根據我們家庭的分工,這個問題由我整理思路統一方法來解決,孩子媽媽負責日常的教學,所以孩子的幹預一直沒有受到影響。
5、        從別的家庭中邀請了一個女孩(比洋洋小10個月)和洋洋一起共同生活共同上學,培養孩子與同齡人的社交意識,經常在家進行合作、分享、競爭遊戲和活動。
6、        與幼兒園老師進行充分的溝通,讓老師也參與到幹預中來(洋洋的幼兒園老師正在開展正常教學環境下特殊兒童教學的摸索),及時把孩子進步表現與老師溝通,讓老師樂在其中,感受成績。這樣能夠保障孩子在幼兒園時間裏,不僅僅能夠融入主流教學,還能享受到特殊教學的引導。
     孩子的進步,絕不是一個家長或者機構的作用,而是一個係統工程,在國內,學習資源比較困乏,學習條件也比較惡劣,我們隻有把所有的資源綜合利用起來,才能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幹預環境。再次強調因為個人水平有限,上述內容未必正確,每個孩子情況也有不同,僅供大家參考。如果同誌們對視覺提示表有興趣,可以告訴我郵箱地址,我發給大家做參考。
===
An 註:
1. 孩子打妹妹部分,可用遊戲治療法處。理。內地未認識此法實是可惜。幸好洋爸最終也靠自己的智慧解決了。
2. 另外,不讓孩子獨自玩的情況也可酌情處理。以play的角度,獨處也是可以甚至是必須的,讓孩子平靜情緒和整合內在,所以若有半小時至1小時特別遊戲時間就會非常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