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6日 星期一

[Anan原創文章]淺談兒童為本遊戲治療法和親子遊戲治療法

淺談兒童為本遊戲治療法和親子遊戲治療法

我自己初初未認識這方法時,看見“遊戲”二字,以為這方法是教家長如何和孩子玩遊戲,實在是一大誤會!

其實這方法最核心的部份是“非指導式”及“以兒童為中心”,並以孩子的視角,用同理心理解孩子。

對舒緩孩子的負面情緒,建立孩子的自尊自信和自發性,這方法實在有不少功效。

其實當這方法發展出來時,兒童心理輔導仍未有什麼發展,大部份心理輔導都是為成人而設,方法也集中在談話為主。但兒童的語言表達仍未發展成熟,那怎樣可幫助受困擾的孩子呢?於是愛思蓮女士 Virginia Axline 就發展出以玩具和遊戲為媒介的輔導方法,而她是師承輔導大師 Carl Rogers羅杰斯的,所以此方法背後的理念其實是人本主義 person centered 的輔導方法,深信沒條件的接納和同理心,能讓人有自我癒療能力,能從困擾中找到自身的力量面對和成長。

開始時是由治療師和兒童在遊戲室中進行輔導時間,但後來的心理學家在應用中發現,若家長能學會心法中的精粹,那運用起來的功效也不會遜色。所以,就有了親子遊戲治療法的課程,讓家長在家中進行特別遊戲時間。其實在家中進行的好處一來不必舟車勞頓,另外父母和孩子關係密切,孩子不必適應陌生的治療師也不必面對治療結束後的分離,還有玩具和在家中也大致相去不遠,不必額外購置許多,也能用家中的地方進行,家長還可在遊戲時間外應用心法於親子溝通上,所以好處實在不少。

一般要學到基本心法,課程由3,4節到6-10節不等,視乎家長本身如何學習,並且若有拍攝及實習的部份,那節數一般會較長。其實此心法內容不算複雜,但最大的難處是家長能靜下心來,應用同理心,先從孩子的角度理解其心情,後才導或指導,並且,其實同理情緒,給空間舒發,是這心法的一大重點。

不過這心法亦有在孩子傷害自己/別人/破壞物件時設限,不過設限的精要,仍是同理為本,提供出路,讓孩子作出選擇,並承受後果。所以,若家長學到設立限制的部份,却變成控制孩子行為的方法的話,就失却了心法的原意和核心,也會效果不彰。

並且,其實家長的態度亦至關重要,雖然教學上會有方法可跟從,但真心理解和同理,跟為了控制行為而同理,其實是不一樣的。所以學習的家長需要去認同此法的理念,努力去做到同理心等,才能達到心法的效果呢。

其實家長日常已開始嘗試多運用同理心,先不要急著回應孩子,由描述孩子的感受及所思所想開始,家長或會發展,其實我們對孩子還是太易急躁起來,而原來當ASD影響下的孩子真的殊不容易。當我們能理解孩子,就是關係建立的一個很重要的基礎。加油! 共勉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